发布日期:2017-05-12 11:33:03
来源
: 唐山电视网
浏览量
:31620
唐山电视网
发布日期:2017-05-12 11:33:03
31620
2010年5月5号,一场充满浓郁中国味的传统中式婚礼在咱们唐山市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大红花轿、红盖头、锣鼓、唢呐,这些传统婚礼的中国元素,一下子从电视剧当中走到了我们身边。婚礼的策划兼主持人名叫李宝乐,从03年接触到传统婚礼开始,李宝乐就对婚礼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的故事唐山人,就请您跟我一起来听李宝乐讲述中式婚礼的那些故事。
时间回到1994年,那个年代还没有正式的婚礼流程,所谓的婚礼也只不过是请人讲两句话而已。一次偶然的机会,由李宝乐做媒结合的一对新人希望让他来主持婚礼,李宝乐欣然接受邀请,这便有了他第一次婚礼主持的经历。
李宝乐:那时候就是咱们印象当中,另外从过去老年人讲一些过去的历史。大脑中存在这么一个模型。结果弄得还挺好。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老人们的叙述,李宝乐将一个中式婚礼的简单流程印在了脑海中并形成了文字稿。为了精益求精,李宝乐请了一个帮手,那就是,一台录音机。
李宝乐:当时那时候很认真,有录音机,我自己用话筒录上,然后听,听着哪段说的不对就改,想法把这场婚礼办好喽。
这场婚礼之后,李宝乐的很多同事、朋友都会找他主持自家的婚礼,但是因为本职工作在铁路上,李宝乐并没有去潜心研究中式婚礼的文化内涵,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尽量满足朋友们的邀请。直到2003年的一次讲座,改变了李宝乐的人生轨迹。
2003年,中国婚庆委员会理事李平老师到唐山举办了一场讲座,内容就涉及到了传统婚礼的一些礼仪和文化。当时在场听讲座的李宝乐一下子就被这传统婚礼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住了。
李宝乐:那时候我就开始每天在家整理这些东西,拜访名人,我要想学东西,就必须把它搞明白喽。觉得这是咱们国家的东西,应该好好研究。后来越研究,责任感就出来了
其实李宝乐对传统婚礼的热衷也源于家庭的影响,李宝乐说,过去家里吃饭子女是不可以与父亲同桌的,要分长幼尊卑吃完饭筷子必须放在桌子上,而不能放在碗上,否则就是对饭菜不满意。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李宝乐说自己的思想也很古,就喜欢历史的、传统的东西。
那说了这么半天,到底中式传统婚礼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包含了怎样的寓意?又到底是怎样的传统婚礼文化将李宝乐深深吸引呢?接下来,咱们一起来听李宝乐讲上两个婚俗小故事您就会明白。
故事唐山人片花
李宝乐:中式婚礼在商朝就有八字誓言:不离、不分、不抛、不弃
李宝乐:结婚后,无名指就叫对象的名字了。戒指的意思就是,两个人的爱情到此为止,不能节外生枝。
在每对新人举行婚礼之前,李宝乐都会将这些婚俗故事讲给新人们听。当年轻的新郎新娘了解到自己婚礼所蕴含的寓意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婚礼的庄重,就会明白婚姻和爱情的神圣。拿我自己来说,以前一直认为婚礼上的新娘新郎只不过是两个演员,主持人是导演,婚礼则是一场表演。然而听完李宝乐的讲述,我对婚礼有了新的认识,婚礼不再仅仅是一场表演,而是新郎新娘间的神圣的爱情缔约。
李宝乐:当新人们懂得婚礼的内涵以后,他们的心,他们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把这场婚礼看得非常重。

李宝乐和师傅臧鸿
就在上个月,李宝乐在咱们唐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拜师仪式,正式拜京城叫卖大王、中式婚礼司仪泰斗臧鸿臧老先生为师。说到这个拜师,唐山婚庆界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李宝乐已经是唐山中式婚礼主持中的前辈,不明白他为什么还要拜师。面对这样的疑问,李宝乐则有自己的一番道理。
李宝乐:臧鸿藏老先生的文化承传很丰富,因为咱们国家很多东西都失传了,需要后人来承传。通过拜师,把民俗婚礼让它更地道。
拜师是为了传承,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用李宝乐的话说,老师代表的是传统的东西,应该传承它,但更应该丰富它,让传统的东西在时尚的今天散发新的活力。
李宝乐:如何把中国办的婚礼,既符合古老的文化氛围,又让年轻人接受,这块正在研究。比如在大南湖、环城水系搞一场既古典又现代版的中式婚礼,绝对倍儿棒。
03年以来,李宝乐参与策划主持的中式婚礼已经有几十场,得到了业界和新人们的认可。而且随着李宝乐对婚俗文化不断深入的研究,他所主持的中式婚礼也是越来越地道,越来越有中国味。听完李宝乐的讲述,我在想也许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真的可以尝试着脱掉白纱,重新坐进大红花轿,去体验一番传统婚礼的魅力。